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实行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实行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议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

材料三(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 (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关系:继承与发展。 (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 (4)趋向: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 【解析】试题分析:(1)对于《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可以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以及国王与议会之间妥协的角度来概括归纳答案,从而回答出《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对于《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所学,从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角度回答。本小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尤为重要。 (2)文件体现的重要民主理念,可以依据材料二中“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的信息来概括“理念”;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可以依据材料一中《权利法案》颁布以及材料二中法律之上的角度来概括“关系”。概括时应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点总结归纳。 (3)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可以依据材料三中“享有立法的理由,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的信息来概括“国王的权力’;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可以依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后议会改革的知识内容来思考作答。 (4)三则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英国政体演进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内容并结合材料中如何完善君主立宪制,可以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及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议会改革等角度思考,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旨在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

C.通过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D.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查看答案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B.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查看答案

1937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 中国共产党内出现在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查看答案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共同目标是

A.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 实现君主立宪制

C.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