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A. 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 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 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是《马关条约》,材料与清政府如何对待义和团无关,材料所述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其影响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水利建设                          B.发展小农经济

C.强化中央集权                          D.遏制诸侯势力

 

查看答案

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A. 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

B. 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 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

D. 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合计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73

8.1

 

 

8.1

91.9

8.5

83.4

1893

8.4

0.6

 

7.8

91.6

13.0

78.6

1903

15.0

0.7

 

14.3

85.0

22.3

62.7

1910

17.6

1.5

0.1

16.0

82.4

17.0

65.4

1920

28.5

3.2

0.2

25.1

71.5

16.9

54.6

1930

26.9

3.7

1.9

21.3

73.1

17.3

55.8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万隆会议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万隆会议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上述三国加上印度尼西亚发起召开了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APEC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非盟、阿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覃辉银《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多边外交与不结盟运动的相同点。

 

查看答案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材料一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

材料二

文献一:(1912年1月2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文献二:(1912年3月11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十八条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后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比较材料二中两则文献内容的差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主要蓝本而制定。假设你不赞同他的观点,请你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