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 礼部
B. 中书省
C. 内阁
D. 军机处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A. 门第观念依然较浓厚
B. 科举中贪腐现象严重
C. 科举重经世策论之才
D.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蔡忠惠公文集》载:“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参与军事讨论),谓兵非职事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 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B. 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 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D. 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