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能印证此观点的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 设议院,开国会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B.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明遗民深感家国之痛,……以字画寄趣。如八大山人。狂醉之后,挥笔泼墨,涂一帧残山剩水,间或勾一笔白眼向人的鸟,染数尾怒目而视的龟,表示睥睨社会尘垢的心境。”依据这一描述,下图八大山人的《孤禽图》可归类为
A.景物素描画 B.花鸟工笔画
C.文人写意画 D.社会风俗画
图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A. 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 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D. 注重写意,奔放跃动
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B.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C. 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