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逐渐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A项错误;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民众开始使用洋货,并不是抵制,C项错误;外来技术的传入破坏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D项错误;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 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查看答案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查看答案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