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

如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

A. 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

B. 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 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

D. 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基本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位于烟台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材料内容反映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得到实行 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海选为村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德国《日报》有文章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权地位

C.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A. 帝制

B. 君主专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的一座山顶上树立着高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下图)。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下列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的是

A. 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后总方

B. 红军在四川活动时间长、范围广

C. 红军在四川境内斗争最艰苦

D. 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查看答案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材料二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