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五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1)材料一蒋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材料二中周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因为蒋代表反动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周代表人民政府。 (2)蒋介石打算反攻大陆而蒋经国竭力保台。 (3)平等会谈。后又提出“一国两制”。 (4)中华民族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只要双方都捐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总能达成共识。两岸关系的改善,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一定能够实现。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一中的“反攻大陆”、“反共抗战,复国建国”可以得出蒋介石对台海关系的态度是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由材料二中的“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可以得出周恩来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第二小问原因,则需要考虑双方所代表的利益,蒋代表反动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周代表人民政府。 第(2)问变化,由材料一的“反攻大陆”、“反共抗战,复国建国”可以得出蒋介石对台海关系的态度是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由材料三中的“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可以推知蒋经国的打算是保护台湾,自卫和生存。其变化自然就可以得出了。 第(3)问,第一小问“适当方式”,由材料四中的“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可以得出。第二小问发展,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只要基础知识比较熟悉,不难得出在前边所述基础之上,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第(4)问认识,由材料四可以看出大陆政府主张“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材料五选自台湾《中国导报》,其中的“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则体现了台湾媒体的愿望与主张。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相关认识。所以回答需要紧扣材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

材料二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统计表

请完成:

(1)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双方签订了什么样的文件?有何意义?

(2)在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经过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的努力,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协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有承继又有发展,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 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

B. 英国君主立宪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C. 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开创者

D. 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安常守故

 

查看答案

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阐明了三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几十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三是像徐福一样来寻找仙草。下列选项不能表达邓小平意图的是( )

A. 暗喻中日友好历史悠久    B. 夯实中日友好基础

C. “仙草暗指现代化秘密    D. 实现中日邦交关系

 

查看答案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21.1万的纽约州提议:“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乔治.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4.1万人口)提议:“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A.两院制议会     B.总统制共和制     C.三权分立       D.联邦制

 

查看答案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 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