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

材料三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四,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1)观点:“认识你自己”;尊崇理性。 (2)不同之处:图1:呆滞、冷漠;图2:自然、平和(亲切)。 时代特征:以“神”为中心的时代过渡为以“人”为中心的时代。 (3)差异:中国注重仁政(民本)、伦理;西方追求个性自由、平等和民主科学。 【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苏格拉底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同时他强调: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体现了对理性的崇尚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成为了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封建社会时期,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禁欲主义,压抑了人性,在宗教画中体现为人物面部毫无表情、呆滞、冷漠。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和人性,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在绘画上体现为面部表情多样化。这一转变恰好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从以“神”为中心过渡为以“人”为中心。 (3)依据材料“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壮者以瑕日修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以得出,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注重仁政(民本)、伦理;依据材料中“自由”“权利”“民主”等信息可以得出,西方人文精神更加注重追求个性自由、平等和民主科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查看答案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名作《寂静的春天》,其重大影响主要是

A. 明确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

B. 阐述了自然界进化的原则

C. 首次批判了物种不变主张

D. 催生了现代环保运动兴起

 

查看答案

《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7日,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以2816.5万美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如图),成为全场最贵的拍品。此举堪称中国企业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一次大手笔,却也在国内引起了极大争议。此画的风格是

A. 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B. 强调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C. 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D. 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反传统和反理性

 

查看答案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