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所谓“...

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所谓宰相器者,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A. 防范丞相擅政    B. 稳定统治秩序    C. 重建儒家信仰    D. 抑制军功新贵

 

B 【解析】材料强调宰相要务虚,这是从基于加强皇权、稳定统治秩序而言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防范丞相擅政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汉初年是无为而治而非重建儒家信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对宰相的抑制而非对军功新贵的抑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有田方为福。”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这一现象

A. 根源于小农经济占主导

B. 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

C. 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D. 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A. 主张“爱人”

B. 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C. 主张变法革新

D.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查看答案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名画鉴赏

(1)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给以上两幅名画配上核心解说词。(要求:每幅名画的解说词不得少于两点。)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2)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展览三中外思想集锦

(3)材料四中的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

材料三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四,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查看答案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