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建国以来部分交通工具变迁 年代 主要交通工具 50年代 主要步行、独轮车,或牛马...

建国以来部分交通工具变迁

年代

主要交通工具

50年代

主要步行、独轮车,或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力。

1950年8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它是十足的“新鲜事物”,当时坐飞机前,乘客都要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因为飞机小,载重能力有限,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60年代

公交车并不普及,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张,公交车顶有一个大的煤气包。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建成通车,全长23.6公里,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公众开放。

70年代

中国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而且当时购买自行车得凭票。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

80年代

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

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

北京出租车黄色“面的”流行;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90年代

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

21世纪

私家车普遍,品牌众多,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

出租车更新换代,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

建设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的新型交通体系;

火车、高铁、地铁、轮船、飞机成为国人常见的出行方式;

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广。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交通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 趋势: (1)交通工具种类由少到多。(或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等) (2)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3)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备,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 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时间,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生活贫困,交通工具种类(或技术、或体系)单一(或技术落后、或体系不完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需求增加;科技不断进步,制造业、筑路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府更加重视民生,不断提升管理职能,服务于民;经济全球化,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等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中“交通工具种类由少到多。(或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等)、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及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备,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来归纳趋势,说明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以及思想观念和政府政策等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1927年—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1927—1937年)》

材料二:美国素有“儿童天堂”之称。在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观念里,儿童不仅是值得同情的无辜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相信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管好他们是管好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殖民时代,宗教组织在早期的儿童救助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教派也在儿童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里的孤儿、弃儿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儿童福利院存在很多问题。从前人们认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应该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想法被放弃,美国政府开始主动承担其国民福利的责任。在儿童福利方面,政府通过不断的立法确立了一系列方案,一套完整的儿童福利体制逐渐建立。……美国的儿童行政服务项目繁多,能满足各类儿童的不同需要,中央由儿童发展局统一规划和领导,行政主管机构强劲有力,能发挥人群服务的特质。

——百度文库:《儿童福利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美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查看答案

现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己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下列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大国应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

B. 世界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C. 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

D. 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

 

查看答案

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

A. 《社会契约论》

B. 《论法的精神》

C. 《理想国》

D. 《纯粹理性批判》

 

查看答案

1832年《曼彻斯特卫报》报道:“英国的制造业体系和在这一体系创建大城镇的惊人速度都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出现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

B. 地理大发现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这一规定

A. 使遗嘱成为唯一继承方式

B. 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

C. 构建了罗马的法制社会

D. 保护了监护人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