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 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 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因此选C。A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 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 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 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 (  )

A. 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

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

C. 预备完全地改弦更张

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查看答案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贝格尔”号所走的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相同

B. “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C. 自然选择构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说的基础

D. 达尔文的行动是文艺复兴关注“人”的直接产物

 

查看答案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结果驯鹿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加,品种却迅速退化。这段材料集中反映的普遍规律是

A.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                 B.物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自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D.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诞生的某个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是:

A. 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 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 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原则一致的

D.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