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A. 广州 B. 天津 C. 上海 D. 福州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并至,则安能不为非?”(王符《潜夫论》)王符立论的出发点是
A. 重农抑商
B. 本末并重
C. 安定社会
D. 抑制兼并
梁治平在《市场·国家·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
A. 商品贸易逐渐消失
B. “左”倾指导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 计划经济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D.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诸如福建等沿海省份,“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基于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位开明大臣的最佳奏议应是( )
A.“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
B.“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
C.“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D.“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为土地兼并辩护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不少新生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有
①近代旗袍
②中山装
③面包
④上海的里弄住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