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 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C. 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 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
B. 公民意识强烈
C.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D. 人文精神浓厚
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
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在北京东安门内建立了东厂,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贴刑二员,“掌刺缉刑狱之事”.东厂的设置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中央机构的进一步完备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监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D. 宦官权力的扩大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一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 尚书省与中书省
B. 中书省与门下省
C. 门下省与尚书省
D. 尚书省与吏部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
A. 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 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 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D.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