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平均年龄 (岁) 身高...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平均年龄

(岁)

身高

(cm)

体重

(kg)

胸围

(cm)

呼吸伸缩差

(cm)

肺气容量

(m1)

握力

(kg)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10.36

3631

41

清兵

29.8

166.65

54.75

89.5

10.24

3129

31

 

 

A. 清军战斗素养落后于日军

B. 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 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 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日兵在年龄、体重、肺气活量、握力上均要优于清兵,说明日兵整体的身体素质强于清兵,表明清政府没有严格进行军队士兵的挑选与训练,也从侧面说明清政府不够重视军队建设,C项正确。从表格中不能体现日清军队战斗力以及给养的比较,排除A。表格反映日清军人体质有差异,但军人体质的差异不能决定战争结局,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体现清军与日军的战斗精神,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是

A. 《北京条约》

B. 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 瓜分狂潮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 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 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查看答案

(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这项条款应出自( )
A.美国1787年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查看答案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 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 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 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 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