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的片段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摘自《1787年宪法》

材料四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国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由他任命的,所有的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有哪些?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进步之处。

(4)据材料四分析,指出德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此方面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

 

(1)特点: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凭借才能担任公职。 缺陷: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民权。 (2)政体:君主立宪制。 制度:议会制度、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 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 (3)进步:规定联邦制,既加强中央集权,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规定三权分立制,有效防止专制与独裁;规定选举制,体现一定的民主性。 (4)关系:德国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不同:英国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和控制(或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全体人民掌握”“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民主范围和民主实施途径回答。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君主立宪制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等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权力法案》、责任内阁制以及议会改革分析回答。 依据材料和所学1787年宪法从联邦制以及三权分立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英德两国代议制特点从议会对于政府监督制约角度分析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A. 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 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 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南昌起义的成功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B. 瓜分狂潮和五四运动

C. 《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A. 义和团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卢沟桥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