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

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地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

A. 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

D. 洋务运动的破产

 

B 【解析】从材料“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故B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真正”;材料中没有体现出C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A. 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

B. 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

C. “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D. 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

 

查看答案

爱迪生发明了每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的“活动视镜”,并在美国注册了专利,但不愿多缴交费用以将专利权扩展到欧洲。卢米埃尔兄弟等人改进了此技术,可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电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这说明

A. 欧洲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赶超美国    B. 美国的专利制度尚未完善

C. 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影响技术发展    D. 专利保护促进了技术发展

 

查看答案

“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从此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  )

A. 浪漫主义的感性    B. 印象主义的光影

C. 现实主义的细节    D. 现代主义的夸张

 

查看答案

【加试题】“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与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8世纪没有跟着以往的哲学学说中的那种思维方式亦步亦趋;相反,它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已的理想”。这个“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指(  )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伽利略的实验科学

C. 牛顿力学体系    D. 瓦特改良蒸汽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