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吏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因而他...

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吏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因而他建议“吏部籍之,以得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到了1898年,京官们对这一改革建议几乎持清一色的敌对态度。以上材料说明了

A. 这是中体西用的最初思想渊源

B. 清朝早期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C.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 京官们在1898年一致反对变法图强

 

B 【解析】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而冯桂芬的思想是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吏部籍之,以得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反映了他不仅主张在器物上进行改革,更主要的是在制度上也进行改革,故B正确;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变法图强的意思,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地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

A. 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

D. 洋务运动的破产

 

查看答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A. 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

B. 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

C. “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D. 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

 

查看答案

爱迪生发明了每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的“活动视镜”,并在美国注册了专利,但不愿多缴交费用以将专利权扩展到欧洲。卢米埃尔兄弟等人改进了此技术,可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电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这说明

A. 欧洲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赶超美国    B. 美国的专利制度尚未完善

C. 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影响技术发展    D. 专利保护促进了技术发展

 

查看答案

“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从此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  )

A. 浪漫主义的感性    B. 印象主义的光影

C. 现实主义的细节    D. 现代主义的夸张

 

查看答案

【加试题】“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与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