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

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

A. 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C. 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 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D 【解析】据材料“1924年……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故D选项正确;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旧三民主义内容,故A选项错误;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只是孙中山思想的来源之一,不是孙中山的本质目的,故B选项错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属于民族主义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

A. 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 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D. 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

 

查看答案

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 政府的大力提倡    B. 思想启蒙的需要

C. 政治变革的推动    D. 白话文通俗易懂

 

查看答案

现代新儒家梁漱溟讲到:“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此论表明梁漱溟

A. 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

B. 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C. 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

D. 其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

 

查看答案

胡适曾说:“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此建议

A. 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

B. 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 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

D. 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吏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因而他建议“吏部籍之,以得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到了1898年,京官们对这一改革建议几乎持清一色的敌对态度。以上材料说明了

A. 这是中体西用的最初思想渊源

B. 清朝早期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C.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 京官们在1898年一致反对变法图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