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
A. 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C. 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 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
A. 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 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D. 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
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 政府的大力提倡 B. 思想启蒙的需要
C. 政治变革的推动 D. 白话文通俗易懂
现代新儒家梁漱溟讲到:“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此论表明梁漱溟
A. 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
B. 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C. 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
D. 其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
胡适曾说:“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此建议
A. 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
B. 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 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
D. 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