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下面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

23771

81.23%

9.01%

1958年

26660

58.23%

26.60%

1959年

26173

62.17%

20.64%

1960年

25880

65.75%

15.89%

1961年

25590

77.17%

11.16%

 

 

A. 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B.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C. 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上升

D. 体现了中国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D 【解析】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排除A;材料表明我国从1957年到1961年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就业人口也不是持续上升,排除BC;二五计划的实施,体现了中国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3月,国民政府制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用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对于国民政府制定的方案,下列有悖其意的是

A. 已预见日本准备侵华的可能性

B. 对于抗击日本侵华早有预案

C. 认识到进行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性

D. 重视对民众的指导组织工作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近代出现的这些争论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

A. 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B. 对政治民主化的不懈求索

C. 认清了西方民主政体的利弊

D. 民主思想观念的形成艰难

 

查看答案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说明

A. 中国向西方学习更为深入

B. 中国近代化初期成果显著

C. 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偶然性

D. 日本超过中国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

雷颐在《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中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这种“相对”性主要反映了

A. 农民阶级不具有革命性

B. 农民阶级不切实际的空想性

C. 农民阶级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D. 理想实现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