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等。这些错误给我们带来的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
D.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下面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 从业人员(万人)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
1957年 | 23771 | 81.23% | 9.01% |
1958年 | 26660 | 58.23% | 26.60% |
1959年 | 26173 | 62.17% | 20.64% |
1960年 | 25880 | 65.75% | 15.89% |
1961年 | 25590 | 77.17% | 11.16% |
A. 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B.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C. 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上升
D. 体现了中国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1937年3月,国民政府制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用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对于国民政府制定的方案,下列有悖其意的是
A. 已预见日本准备侵华的可能性
B. 对于抗击日本侵华早有预案
C. 认识到进行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性
D. 重视对民众的指导组织工作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近代出现的这些争论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
A. 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B. 对政治民主化的不懈求索
C. 认清了西方民主政体的利弊
D. 民主思想观念的形成艰难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说明
A. 中国向西方学习更为深入
B. 中国近代化初期成果显著
C. 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偶然性
D. 日本超过中国具有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