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万隆会议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万隆会议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上述三国加上印度尼西亚发起召开了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APEC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非盟、阿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覃辉银《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多边外交与不结盟运动的相同点。

 

(1)背景:万隆会议促进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美苏争霸对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威胁;亚非国家保持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2)变化:由以政治领域为主的多边外交转变到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相同点:都体现了不与大国结盟的外交独立自主性;都以维护世界和平和独立、发展经济为目标;都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并结合亚非拉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归结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发展经济”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 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 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查看答案

他的作品是“动荡时局的最明确的表达”、“迎合了无神时代的猎奇和逃避心态”,他的艺术是“孩子式的病态”的“无理的表现,免费的游戏”。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说法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查看答案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查看答案

民国二年袁世凯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民国三年,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改任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十二月,梁辞去币制局总裁之职。后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梁启超都推辞未就。这说明梁启超

A. 由维新改良转向民主共和    B. 助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 坚持民主宪政的追求    D. 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查看答案

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见,卢梭主张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非工具

D.社会契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