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 维护了社会公平    B. 有利于专制统治

C. 促进了文化融合    D. 加强了民族团结

 

C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可见作者强调的是科举制度在文化上作用,所以正确的是C项,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 南昌起义

C.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 八七会议

 

查看答案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 《汉书》

B. 《旧唐书》

C. 《宋史》

D. 《元史》

 

查看答案

2013526日,一场狂风暴雨过后,青岛百年栈桥近30多米长桥坍塌,让人不禁想起一百多年前正是从这里德国的军舰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易登陆,并以此为租借地命名为青岛。德军当时采取这一行动的最终决策权在于(  )

A. 帝国议会

B. 联邦议会

C. 德意志皇帝

D. 德国宰相

 

查看答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

B. 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

C. 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

D. 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 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 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 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