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结合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

 

(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对它的评价。要求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去作答。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金冲及在《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中评论:“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对辛亥分明的民主精神的传承;辛亥革命使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也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方面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三中对经济发展的描述可知,辛亥革命促使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概括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法律原则。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毛泽东赞同地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缓和局势、和平共处,本是我们的口号,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我们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家建立工作。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

新中国决定以真正的不结盟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开始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新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

A.五四运动非革命/ 五四运动是革命

B.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 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革命是暴力夺权/ 革命是和平请愿

D.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查看答案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A.两党分歧日趋扩大            B.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          D.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