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日本政府贷款时,美元和日元汇率是1比360,美元和人民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日本政府贷款时,美元和日元汇率是1比360,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是1比2点多。到还款时,日元疯狂升值,升到了1比100多一点。人民币却贬值了,汇率成了1比8点多,这一来一去,中国还的钱成了当时贷款的9倍多。中国吃亏是由于

A. 贷款和还款都是按照日元结算的

B. 贷款和还款都是按照美元结算的

C. 贷款和还款都是按照人民币结算的

D. 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通货膨胀

 

B 【解析】在贷款和还款时,中间有两道关口:一个是日元兑换美元,一个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美元依然是重要的国际货币。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   )

A. 深圳特区    B. 海南特区    C. 港澳特别行政区    D. 上海浦东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也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 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或干预

B.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强调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C. 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体现了国家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依据时代和国情的需要

D. 美国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说明其民主政治使其政府决策出现多变性

 

查看答案

某组织的主要活动是举行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谈判。这种谈判有一个专门术语称为“回合”。下列关于该组织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B. 不是联合国的下支机构

C. 是一个地区性的贸易组织

D. 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

 

查看答案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

A.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查看答案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 真的,新经济政策

B. 假的,余粮收集制

C.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 真的,余粮收集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