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主张的是 A.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主张的是

A.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B.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C.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D.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是在强调农业和商业都要共同的发展,不能“厚农而薄商、重农而抑商”,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均是在强调重农抑商,所以材料不能体现中国 古代重农抑商主张的只能是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里斯本条约》的正式实施,欧盟首位总统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这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推动欧洲实现政治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二战后法德的和解

B. 联合应对苏联的威胁

C. 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D. 共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查看答案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全球化的开端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A. 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 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 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查看答案

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

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

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   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 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