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 (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 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解析】第(1)问“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是解题关键信息。第(2)问重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归纳。第(3)问从设置的地区方面解答,“意义”从生活、经济、文化方面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 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 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查看答案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了历史小论文。下列他们立论的题目中,错误的是

A. 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B. 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C. 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D.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52年同1949年比,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0%,其中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全国职工工资平均提高70%;农民收入一般增加30%以上。”这一经济现象所产生的重大历史作用是

A.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B.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C. 为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创造了条件

D. 标志着“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