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士之封,分天下以为...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士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C 【解析】根据材料“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可知秦朝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周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制,故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说法正确。②项正确,周朝末年,周王室衰微,诸国争霸,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垄断分封的权力被打破。从材料“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可知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故③项正确。④项错误,秦朝并非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创立。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排除AB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骨文中有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当时只有祖先没有神

B. 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查看答案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上述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古代工商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等沿海口岸出现了少量的国人自办报纸,但欧美报刊在民众心目中拥有很大的权威,中国报刊“多侈陈海外奇谈,以博阅者莞尔(指微笑)”,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第一代报人大都由传统士人转变而来,思想陈腐。1895年后,从上海到太原、重庆等地,国人自办报刊70多种,其中维新派创办的就有48种。出现了政论、娱乐、商业等多种报刊,社会效应也非同凡响。如《时务报》被誉为“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从1911年底,报界进入了黄金时代,孙中山下令减免邮费、电报费,大大降低了报业成本。全国各地报纸增至500多家,鼓吹发展实业的经济报刊、发展教育的教育报刊、要求妇女参政的妇女报刊和政党报刊大量出版。这一时期的报人被誉为“不冠之皇帝,不开庭之最高法官”。

——摘编自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近代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有

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④“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本杰明·基恩曾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 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 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 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