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

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的观点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同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发,认为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同学:从洋务运动、戊戊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 甲方符合

B. 乙方符合

C. 甲乙双方都符合

D. 甲乙双方都不符合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基本任务。独立与富强这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国家富强是实现民族独立的保障。从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倾向于先推翻封建主义,追求富强,再争取民族独立,而他们的结果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甲同学错在误用理论,独立和富强的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不能混同。因此乙同学的观点符合实际,甲同学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CD,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查看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这说明晚清时期(  )

A.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B.形成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C.地方政府擅自截取中央财政         D.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A. 认为战争有助于中国开化

B. 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

C. 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 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查看答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

A. 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B. 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C. 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D. 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