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

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推行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五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罗马法》

材料六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

(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材料二中的是指谁?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各自原因。

(5)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或轮番而治) 。 成因:雅典城邦小国寡民的产物。 (2)梭伦。影响:他的改革没有能够彻底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公元前5世纪中期。意义: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4)表现形式: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和斗争。 适用范围: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原因: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或统治地域广大的国家需要)。 (5)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中也有这样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小国寡民角度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可知是梭伦;第二小问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十二铜表法》颁布时间是公元前449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成文法和维护平民利益角度回答。 第一小问从罗马法适用范围和形式分类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平民斗争以及帝国扩张回答。 依据材料六“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并结合《人权宣言》中规定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材料五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有哪些?

(4)图一所示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到图二说明了政治制度有何重大改变?这反映了怎样的演变趋势?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 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查看答案

英美两国近代政治制度相同的是:

A.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实行三权分立

C. 选举产生国家元首    D. 都属于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查看答案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但帝国军政大权集中于

A. 帝国宰相    B. 帝国皇帝    C. 帝国议会    D. 联邦议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