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用学。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向世界学习”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一、 1、论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 2、阐释:⑴1927年,中共以俄为师,走城市中心逍路,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结果失败。 (2)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逐渐形成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冈山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一步步走向胜利。 示例二、 1、论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从斯大林模式到走自己的路。 2、阐释:(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斯大林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曾经推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存在严重弊端,己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幵放的战略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解析】由“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论题,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角度作为论题,然后结合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进行论述;也可以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从斯大林模式到走自己的路,然后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的史实进行论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夷学到西学,再到新学的嬗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杨光先对康熙帝说:)皇上颁行之历,应用尧舜之历;皇上事事皆法尧舜,岂独于历法有不然哉?今南怀仁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法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舜相传之仪器,以改西洋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矣。……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杨光先《不得己》

材料二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荚国格致会颇多,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痦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材料三倘以为中国之法,孔子之道,足以组织吾之国家,支配吾之社会使适于今日竞争世界之生存,则不徒共和宪法为可废,……及一切新政治,新教育,无一非多事,且无一非谬误,应悉废罢,仍守旧法,以免滥费吾人之财力。万一不安本分,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則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1916年11月,第二卷第三号

材料四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靜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东西学存在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造成的主要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待西学态度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及原因。

(4)李大钊所说的“第三新文明”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嬗变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历史展览是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实现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某校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公众举办了一次历史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请指出展览一中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本质区别。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展览二:中外史学著作

 

《史记》

《历史》

作者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记述内容

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2)据材料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

展览三:东西方科技

      牛耕             蒸汽机            清朝战船        英国战船

(3)观察以上两组中外对比图片你有哪些认识?有观众认为,上述图片展示中,最先进最核心的枝术是蒸汽机,它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结合所学,请你以解说员的身份,以该观点为中心为蒸汽机写一段解说词。

(4)

展览四中外名画欣赏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四中两幅名画,为其中一幅撰写作品简介。(内容必须包括:作者、艺术风格或流派、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不出杰出人才。以下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A.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实施211工程计划

C.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            D.提出双百方针

 

查看答案

阅读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 “东方红Ⅰ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