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称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隋朝创立的
A. 世官制度
B. 察举制度
C. 科举制度
D. 刺史制度
在袁世凯岌辟称帝时,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在袁最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却云遮雾罩,且冯关键时刻还两次密电袁,要其“敝屣尊荣”,促其退位。“北洋三杰”的态度表明
A. 袁世凯损害了北洋集闭的利益
B. 袁世凯复辟行为遭到众叛亲离
C. 民众的民主意识有较大的提高
D. “北洋三杰”信奉民主共和的思想
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 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 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 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 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 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关于明代内阁
A. 是掌握决策与行政大权的中央机构
B. 内阁首辅实行相权
C. 皇帝为加强专制而采用的政治形式
D. 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受任何限制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 明朝初年曾设置左右丞相统管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