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秦汉是如何践行的?
A. 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 经常巡游天下
C.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 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
B.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C. 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D. 周公就是周天子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 “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C. “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 “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井田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内容和时间来判断,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和西班牙B.荷兰和英国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美国
(2)结合所学,概述15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对外探险”对世界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3)依据材料二,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概括其主要的优势条件。
(4)结合所学,指出促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主要历史大事有哪些?
材料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采取哪些重大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