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A. 推动了贵族政治发展
B. 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C. 反映了英国具有民主传统
D. 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C.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D.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B. 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C. 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D. 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
A. 标志着行政体系的成熟
B. 增强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 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D. 降低了监察部门行政效率
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促进了文化整合
下表是新中国历年高考作文题(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6—1976年 (高考中断十年) |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 |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986年 树木·森林·气候 |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 |
2000年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摘自章家仪、胡笙《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1966—1976年;1978—2000年)新中国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制度?该项举措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