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列宁在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为俄国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半个世纪以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又提出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邓小平理论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许多一脉相承之处,但两场革命的命运又不尽相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的经济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许多一脉相承之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一)……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四)……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五)……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八)……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
材料二1937年3月……宋子文宣布大萧条已经结束:“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脱离了所有困难,不可否认,过去18月的事实说明,整个国家的境况……都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和改善。”总之,正像陈光甫所回忆的:“我要说,从1936年一直到1937年战争爆发之前,是标志性的两年。”
——【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材料三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外洋航运吨位的83.3%,国内航运吨位的63.1%。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经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到全国铁路总里程的90.7%。
——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材料四时人评论说:“统制蚕丝的结果,是在通过茧商,使农民负担重税……是在勒令小行闭歇,使富商大贾垄断居奇。”……另外,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国货的各项举措,为国货开拓了市场,但政府直接介入经营,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刘兰兮《南京国民政府的市场管理与经营》
材料五国民党政府进行经济建设的部门很多,但真正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很少,在全国财政开支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如有数可查的1933-1936年的4年中,全国财政支出总计40.18亿元,其中经济行政费和“国营事业资本”,合计3.64亿元,仅占总额的9%。这些资金包括拨给实业部、交通部、铁道部、建设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等部委及其所属各机构和事业实体的行政费用、1934年扩充中央银行资本的7500万元,以及原在军务费内支出的国防建设费等,真正用于经济建设的经费,极其有限。
——刘克祥《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
(1)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所倡导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简要分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
A.抑制商贾发展 B.提倡粮食节俭
C.严禁商品流通 D.稳定酒类物价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 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 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 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 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C段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出的有益探索是
A. 图1: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渊
B. 图2: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股票的卫士
C. 图3:失业保险卡,生活有保障
D. 图4:挖沟渠,兴办公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