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今是患贫,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今是患贫,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民生主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1 论题: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 论证: 孙中山自1894年创立兴中会以来,历次革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1917年苏俄的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为其指出了一条新路。同时,孙中山看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社会对立,也不愿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其民生主义原本就试图以“平均地权”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孙中山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扶助农工”等社会主义色彩的内容。 结论: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其民生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示例2 论题: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 论证: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相对薄弱的俄国取得成功。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与上述地区情况迥异,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照搬马克思主义,搞城市革命,消灭资产阶级,在中国不可能取得成功。作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主张“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论: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应该“师其意不用其法”。 示例3 论题: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论证: 马克思主义既指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也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等推动社会变革的具体要素。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者,希望将来的中国如社会主义般美好;但他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能认同无产阶级专政。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他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力量,开启了国共合作,顺应了大革命的潮流;但他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革命实践,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论:因其自身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解析】本题结合材料“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例如: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其民生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巨大的社会对立、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人文主义高扬人性和个人价值,以人性反抗神权,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权力,追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多元民主。人文主义自产生以来,在西方思想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人们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摘编自杨春苑、李春荣《论西方人文主义》

材料二 在今天,现代化、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争取人民民主自由的思想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认为民主、自由、人权等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并且结合中国实际付诸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李涛《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对近代西方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论的来源,并说明其理论价值。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馆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性善与王道教化有着不相容的矛盾……对于荀子主张的……圣人性恶论,他认为这必然会破坏君主专制赖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灵符。所以他舍弃孟子和荀 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前贤人性论思想的态度及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董仲舒对儒学的补充和发展。

(2)据材料二并结合唐宋之际思想界的状况,分析儒学为什么要走向“精微”,概括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查看答案

1936年希特勒派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消息立即传遍整个德意志,当时的民众最有可能通过哪种媒体,实时获得这一讯息(    )

A. 报纸    B. 广播    C. 电视    D. 电影

 

查看答案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主要是因为《物种起源》(    )

A. 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    B.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 提出人由猿猴进化而来    D. 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

 

查看答案

某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他是(   )

A. 霍布斯    B. 孟德斯鸠    C. 洛克    D. 狄德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