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D 【解析】据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明清时期黄宗羲思想,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宋元时期都不符合黄宗羲的生存时间,故AB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查看答案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先有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天下定理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 “天人感应”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学说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 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 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 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 “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