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 削弱知识分子的政治...

“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 削弱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B. 弘扬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C. 加强思想控制以巩固政权    D. 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与西汉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选C选项。A选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不是削弱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B选项不是主要目的;D选项错误,焚书坑儒不能代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 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C. 出现了“诸子百家”    D. 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查看答案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墨家的是(  )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查看答案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社会现实

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人的生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