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 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B. 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 符合当时的国情
D. 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反抗外来侵略
D. 反对专制统治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A.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二十世纪初,中国有学者指出“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人们在做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是当初所期待的。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下列不属于“沉重的失望”的是
A. 军阀混战日盛一日
B. 尊孔读经成为潮流
C. 君主专制愈演愈烈
D. 政党政治沦为工具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 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 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 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 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B.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
C.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 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