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结合下图)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1)教会学校的教育;报刊的宣传;新闻的传播;译著的介绍;国外华人的影响。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 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3)信息:清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权,建立比较强大的近代海军;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 (4)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新旧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中概括出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部改变”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维新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三者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清朝的海军”体现了清朝开始重视海洋权益;图中“挺大的船怎么开不快?”“是天气不好”反映了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图中“腐败的政治制度”反映了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归纳能力。根据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新旧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

编号②________;编号③________;编号④________。

(2)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的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 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 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D.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查看答案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或被停止和取消。其主要目的是

A. 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B. 防止学校规模过大

C. 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 减少人文社科专业

 

查看答案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查看答案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表明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优劣之分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 历史发展主要是由历史巨人推动

D.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