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迭经演变与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迭经演变与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材料四我在他们所反对的方面看到的是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陈独秀倡导“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种种抨击不仅指向传统的儒家社会,而且指向整个传统。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四,指出“他们”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学说?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统治者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儒家思想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3)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全面的抨击。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发展);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解析】(1)本题依据材料一“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据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以德治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方面分别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等方面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本题依据材料三“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务实倾向等方面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本题据材料四“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他们”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方面回答在全球化的今天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学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结合下图)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

编号②________;编号③________;编号④________。

(2)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的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 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 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D.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查看答案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或被停止和取消。其主要目的是

A. 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B. 防止学校规模过大

C. 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 减少人文社科专业

 

查看答案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