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载: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中,“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反映的是哪一思想
A. 法家“严明法度”
B. 儒家“礼”
C. 道家“无为而治”
D. 墨家“尚同”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黄宗羲
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朱熹这一做法
A. 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B.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 实现了理学的世俗化
D. 背离了传统儒学礼治思想
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 君子气节、道德自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 用政治上的统一保障思想上的统一
B. 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 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