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

A. 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B. 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

C. 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的挡箭牌

D. 创办者多为留学归来者

 

D 【解析】材料并没有明确提出创办者的身份,所以创办者多为留学归来者就是错误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偏重于西学或新学说明是想通过宣传西学,来挽救民族危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则直接说明了对传统文化是持批判态度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实际上就是对付保守势力的挡箭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时期,两广总督的张树声曾写道:“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据材料可知当时

A. “中体西用”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B. 有人对“中体西用”式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怀疑

C. “中体西用”已经被否定

D.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查看答案

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 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 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 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然则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民之议矣。”下列主张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B.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

D.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

D.蕴含了近代民主、法制思想

 

查看答案

元代学者郭守敬辑选了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元曲伦理剧寓教于乐,《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这反映出元代

A. 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

B. 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普及化

C. 儒学的理论系统取得新突破

D. 儒学地位依赖民间力量维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