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抨击清政府

A. 地丁银制度和闭关政策

B. 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

C.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但又严防死守

D. 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

 

B 【解析】“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说明清政府仍然重农抑商,“人为地隔绝于世”说明清政府仍然是闭关锁国,所以马克思主要抨击清政府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地丁银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政府,当时清政府尚未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也尚未进行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工具用于播种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

B.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C.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

D.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查看答案

班固《张安世传》记载:“安世尊为公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 官营手工作坊非常发达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审分》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道:“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材料中所记载的状况推进了

A. 井田制的普遍实施

B. 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C. 许多农民弃农经商

D. 重农抑商政策实施

 

查看答案

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形成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