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材料二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材料一中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北宋强化君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1)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特点:分化事权(或分割相权)。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3)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 (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三省职责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回答。 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宋代分割宰相权力措施回答即可。 依据唐朝三省职责以及元朝中书省负责行政角度回答。 结合所学从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矛盾解决角度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状况。《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唐太宗有一次在接见新晋进士时感慨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查看答案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遵义会议。

 

查看答案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灌溉工具——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