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此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罪行:制造事变,发动侵略战争;进行血腥殖民掠夺;实行奴化教育等。 (3)原因:美、苏出兵; 观点:不全面; 理由: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海外华侨大力援助;国际友人的支持和援助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列强的侵华。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日军侵华罪行、日军战败的原因等方面来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信息,可知是《马关条约》,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日军侵华罪行的认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系数不大,结合书本知识可知日军的侵华罪行罄竹难书,如制造事变,发动侵略战争;进行血腥殖民掠夺;实行奴化教育等。这些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侵华罪行铁证如山,不可否认。 (3)第一小问,根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美、苏出兵。这种观点不全面。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面,如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材料二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材料一中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北宋强化君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状况。《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唐太宗有一次在接见新晋进士时感慨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查看答案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遵义会议。

 

查看答案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