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
A. 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 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过渡
C.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 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双方在朝鲜境内交战
②日军攻占天津、北京
③双方在陆上和海上均有交战
④战事涉及我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材料赞颂的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梁启超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写道:“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梁启超首次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很快被时人所接受和使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中国人民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西学东渐”使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