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梭伦改革时规定,国家就政治事务发生党争时,公民不得袖手旁观;陈独秀指出“吾国之维...

梭伦改革时规定,国家就政治事务发生党争时,公民不得袖手旁观;陈独秀指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抗争,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所动心”。据此可知梭伦和陈独秀都强调

A.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 应该限制个人权利与自由

C. 党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公民意识对国家至关重要

 

D 【解析】“公民不得袖手旁观”“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所动心”都是说明公民对于国家意识的冷淡,显然二人都关注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故D正确;陈独秀没有说明城邦重要性,故A错误;材料都是强调公民意识,不是限制个人权利,故B错误;材料说明党政时,民众的态度冷淡,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 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事

 

查看答案

南宋《梦梁录》记我“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针盘”的主要作用是

A. 观测天象

B. 辨别方位

C. 测量风向

D. 记录行速

 

查看答案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近代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B. 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接受挑战

C. 中国人在被动中抛弃懦家思想    D. 中国已在近代融合到世界中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40周年的思考》

材料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也就难怪像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样走向崩溃

——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地形成了民族国家,这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它是非常分散的。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是分裂的。可是民族国家形成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力量,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力量的支持下国家就可以发展,而且很快就会变得强大。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专利最早产生于16世纪,但在16和17世纪申请专利并不常见。自18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变得重要了。申请专利的目的很简单,即保护一项发明,使它保持新颖。专利给予发明者约15年左右的保护期,在此期间,他的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历史学教授罗伯特·福克斯

材料三:一个国家要崛起,它思想得创新吧,对吧。如果全是老思想,国家能崛起吗?崛起不了。思想如果都束缚住了,能创新吗?创新不了。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的背景。

(2)材料二出现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影响。(6份)

(3)结合材料三,分析美国和中国在独立后制度创新分别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