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 ...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 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 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

C.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故D选项正确;当时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故A选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差距较大,故B选项错误;一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C选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条件的,下列不属于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条件的是

A.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B. 海外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海外市场

C.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和政治保障

D.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查看答案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B. 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 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查看答案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实行人治和法治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 “因民之利而利之”

B. “兼相爱,交相利”

C.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