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 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 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 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帝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 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B. 对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无知
C. 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 已认可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A.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 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1862年,俾斯麦发表“铁血演说”,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德意志帝国宪法》中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B. 帝国国会普选产生
C. 帝国国会立法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
D.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C.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